折扇画、剪纸、橡皮章雕刻、尤克里里弹唱……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这些新奇的艺术课程为乡村留守儿童打开了一扇艺术实践的窗口。近日,37000cm威尼斯官网国家级“三下乡”团队“艺路同行”实践服务团为当地39名小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艺术支教活动。
折扇画,小画笔感恩父母情
艺术来源于生活,真正打动人心的艺术都饱含着情感的表达。“小孩子们的父母都很辛苦,我们想教导他们学会感恩父母。”支教团成员尹珂涵说。
在第一天的课堂上,支教团成员就将感恩融入了艺术创作中。“因为天气比较炎热,所以想通过在纸扇上画画再送给父母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支教团成员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分享了父母与自己的点滴成长故事。在故事分享中,大家体会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对自己的关爱。
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在扇面上不停地画着,五颜六色的扇面诉说着对父母的真挚情感。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小朋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扇子。“爸爸妈妈平时在外工作很辛苦,我想把这把扇子送给他们,我想他们了。”“这个折扇上面画着是爸爸,这个是妈妈,这个是我,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当家长收到这个“爱心”折扇时,也体会到了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收到这个扇子非常感动和意外,从前认为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多掌握一门特长,从未想过艺术也可以对孩子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一位家长说。
雕刻、黏土设计,我为祖国送祝福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将与国家有关的图案融入教学中,可以强化孩子们对国家的认同感。”支教团成员夏多媛说。
早在团队出发前,支教团的同学们就对课程开设做了精心的准备。橡皮章雕刻、黏土设计等一系列以“我为祖国送祝福”为主题的手工课,活跃了罗岭中心学校的课堂。
“雕刻分为阴刻与阳刻……下刀时要45度倾斜”“大家先在脑海中构思出想要捏塑的造型,再选取适量的黏土……”
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与引导下,小朋友一刀一划地雕刻自己的橡皮章,一点一点地捏塑着不同造型,国旗、火炬、少先队旗、大飞机、70字样、生日蛋糕等一个个鲜活的图案跃然纸上。
“雕刻艺术课程在罗岭中心学校是头一次上,对孩子们来说是新颖的。”罗岭中心学校龙鹏飞老师说,“实践成员们将艺术创作与爱国情怀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涵养,也加强了爱国情感。”
小小红纸,谱出家乡黄梅调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罗岭素有“戏乡”之称,曾经走出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天仙配》就是她的代表作品。如今在罗岭的田间地头、街镇小道,依然处处能听见黄梅调。
黄梅戏和剪纸都是艺术瑰宝,两者结合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实践服务团结合罗岭地方特色,以《天仙配》中经典人物造型为素材,设计了剪纸主题,将戏曲中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从剪纸的发展史、剪纸在民俗生活中的普及,到黄梅戏文化的传承发展,一段段生动的历史娓娓道来,支教成员让孩子们感悟了戏曲之美、剪纸之美。配以严凤英《天仙配》和黄梅戏《邓稼先》经典选段播放,将爱乡情、报国志都浓缩在小小的课堂中。
除了艺术支教,服务团还深入当地100多户居民家中开展了艺术调研。他们了解到,乡村对艺术教育的需求非常迫切,但乡村艺术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却非常匮乏。对此,校团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与罗岭中心学校开展合作,动员组织艺术类专业学生常态化开展艺术支教活动,为乡村美育续航。
来源:安徽教育网
原文阅读网址: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tudy_comment_disable=1&art_id=2361485828524850965&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