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首页 >> 师大要闻 >> 正文

不灭的校之魂:一首传承文脉的省立安大校歌 激励着安庆师院广大师生

发布单位:宣传部   发布日期:2007-01-10

在安庆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资料室里珍藏着省立安徽大学校歌,这首校歌是由省立安徽大学第六任校长程演生作词,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萧友梅作曲,1933年由省立安徽大学校务委员会审定通过启用。《安徽大学校歌》原刊于民国22年7月4日出版的《安徽大学周刊特刊·第二届毕业生纪念刊》。日前,安庆师范学院把这首校歌刊登在《安庆师院报》第204期上,激励全校师生传承安大传统,弘扬校史文化,激发爱校热情。

校歌样式为四部合唱曲,歌词全文如下: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这首歌的词作者程演生是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英、法、日等国,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等校。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正式建立,因为时局动荡不安,到1932年,建立才五年的安徽大学面临内忧外患、经费奇缺、校务几近停顿的局面。程演生校长受命于危难之际,他积极筹措经费,广聘教授,建设校舍。一时之间,安徽大学学者云集,气象蔚然。

为这首校歌作曲的是被音乐史家称为中国现代音乐奠基人的萧友梅先生,他曾是程演生校长北大时期同事。当萧友梅先生收到这首歌词时,吟读着这慷慨雄壮、对仗工整的古词句,先生被其中凝重的涵义、寓意深刻的皖学典故所感动,当即为其谱下四部合唱曲。自此,这首省立安徽大学的校歌被广大学子传唱开来。

作为省立安徽大学发展、延续下来的安庆师范学院,拥有着百年办学的悠久历史。其前身是创办于清代的安徽“省学”敬敷书院,以后历经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改为安庆师范学校、安庆师专;改革开放后,成立安庆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曲折多变。在这百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陈独秀曾指导这里的师生发动著名的拒俄运动,徐锡麟策划过震惊中外的安庆起义,马炮营起义领袖熊成基、范传甲,广州起义烈士倪映典、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程良、石德宽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这里谱写了一首首感人的爱国诗篇,桐城派大师姚鼐、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以及陈望道、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朱湘等一大批学者名流在这里著书立说,矢志教育。百年来,在这片土地形成的爱国爱校、追求进步、严谨治学的传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安庆师范学院得天独厚的校史资源,更是学校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极其难得的教材。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老安大的精神深深扎根在安庆师范学院这片土地上。在程演生校长任上筹划并开始建设的“安徽大学红楼”,已经经历了七十余载风雨而红颜不改,现在已成为了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唯一见证。安庆师范学院也成功地将其与敬敷书院旧址申报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敬敷书院内,学校专门开辟三间校史展览室,全面介绍百年办学历史,用老安大的精神激励着师生员工继续为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天,刊登在《安庆师院报》上的省立安大校歌,受到了安庆师范学院广大师生员工的热烈欢迎。大家被歌曲优美的词句和旋律所吸引,被歌曲中的寓意和精神所打动,生发出一种强烈的爱校热情,为能工作、生活和学习在老安大这片热土上而感到自豪。(安庆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37000cm威尼斯官网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 

菱湖校区: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