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美术学院与安庆市大观区科协、宜秀区社区科普大学、安庆市卓尔社工共同开展“大手牵小手,快乐共成长”——“戏曲非遗”手绘风筝公益志愿活动,学院40余名学生志愿者齐聚操场,“一对一”带领小朋友们共同在风筝上绘就戏曲元素、了解非遗文化。
多色水彩笔勾绘出盔头形状,浅色软笔描绘脸部轮廓,寥寥几笔间,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简笔武旦形象便诞生了。“我和小朋友一起浏览了很多戏曲元素的简笔画,最终达成一致,选择了武旦这一形象进行绘制。”美术学专业2023(4)班的吴淑文表示,在她心中,武旦是一个代表了女性英勇和坚毅品质的形象,希望自己与小女孩未来在面对生活与学业上的困难时,都能够坚韧向上、不屈不挠。
“在京剧脸谱中,红色通常代表忠诚和勇敢,黑色代表正直和无私……”在风筝绘制的过程中,设计学类专业2023(2)班的汤曼曼化身“小老师”,俯身告诉小朋友脸谱的绘画要点,并为他们讲解不同颜色脸谱的寓意。她表示,活动刚开始招募志愿者时她便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期待能够利用专业优势为小朋友和非遗文化间筑造“桥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戏曲文化走向小朋友心间。
寓意丰富的脸谱、华丽斑斓的戏服、精细考究的刀枪剑戟……在画笔起落间,这些构成了戏曲文化的典型元素在风筝上一一浮现。用力拉动风筝向空中抛去,松手奋力奔跑,时松时紧拉扯细线,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协助下不时地调整放飞风筝的角度和力度。迎着劲风,39只风筝一个接着一个在蓝天中旋转、翻滚。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拉着风筝线奔跑时,一年级的章果小声念着上学新学的诗句。她表示,自己今天在了解了各个颜色脸谱的同时还学会了放风筝的技巧,她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分享新学习的知识和这份喜悦。“希望我下次还能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跟着他们学会更多的本领。”
此次志愿活动形式新颖,小朋友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与审美情趣,活动充分发挥了在校大学生的专业特色,提升了志愿服务的内涵,青年学生也在实践中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在服务和回馈社会中提升综合素质、践行教育使命、承担青年责任。(撰稿:学生记者 王忠妮 罗佳琦 摄影:学生记者 陶若熙 董依晴 编辑:江伟 审核:金忠良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