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7月6日,“温阳不泯 童心无垠”暑假三下乡实践团于携手依泽小学于南水回族社区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以地理之因 结生物之果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叫什么名字、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最大的高原分布于哪里……” 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主讲人刘敬文以一系列有关地理的问题带领同学们开启了第一天的课程。她向大家介绍了许多隐藏于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志愿者还组织同学们制作纸杯里的植物。
活动中,严一凡小朋友深受感触,他对志愿者说道:“地理的世界真的太辽阔了,有一天我也想去看看图片上的山河湖海,领略大自然的魅力与壮观。”
地理与生物密切相关,主讲人肖杰通过对史前生物的介绍开启新篇。“地理是如何造就古今生物体型差别、不同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生物、外来入侵的危害......”他通过家猪与野猪的对比、熊猫尾指的进化等各种例子来提高同学们的兴趣。为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志愿者带领他们用橡皮泥创作自己心目中的未来生物。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此教学活动不仅扩展了同学们的眼界,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对地方与环境特征的认识和关注。
碧波十里 江河无恙
水圈是地理学科五大圈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和替代的自然资源。为帮助小朋友们加深对已学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节水意识,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了有关水资源知识的主题课堂。
“小风吹,吹得动;大刀砍,不裂缝。”主讲人万晨以猜字谜的形式引领大家进入课堂,她向小朋友介绍水资源的特征、水循环、水资源现状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等版块。通过视频、图片的展示,节约用水的观念深入孩子们的心中,志愿者又带领大家进行污水过滤处理器。首先用棉布包住水瓶底部,放进塑料杯,做成简易漏斗;之后放入撕碎的絮状棉花;再分别倒入活性炭和砂石。
看到经过一次次过滤后透明澄清的水后,田朝宗小朋友惊讶道:“通过简单的过滤,浑浊的污水居然变得这么清澈,好神奇呀!”
生命从这里起源,文明在这里发展,科技依靠它来推动,生活有它才能延续......经过对水资源的学习,大家深知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山水宜城 古韵安庆
“‘遥从皖口东南出,半落长江日夜流’,大家知道这首诗是在描述哪座城市吗?”“安庆!”主讲人郝安妮的问题一提出,就得到了同学们热情的回答。她采用多媒体展示和知识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安庆的地理位置、标志性景物及其历史名人。捯扒狮街、独秀院、迎江寺……,对于自己熟知的家乡,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格外积极。实践课上,志愿者带领他们学习如何折纸狮子。
在众多折纸作品中,余昊毅小朋友的纸狮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向志愿者分享到:“虽然我以前经常去捯扒狮街,但今天我才知道它的历史渊源,作为一名安庆人,我为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
在志愿者与依泽小学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在迎江区团委、南水回族社区、宜城路街道社工站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对地理、生物知识有了初步了解,认识到水资源的特性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安庆的人文地理,小朋友们追根溯源,探尽宜城风光,增进了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撰稿:万晨 吕佳朋 摄影:郝安妮 汪又斌 编辑:江伟 审核:黄建平 赵丽丽)